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时间:2023-06-16 16:17:05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因为他们对道德意识还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下面分享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1

进入学前期以后,儿童逐渐产生了各种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羡慕、义务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谊感等等。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 ……此处隐藏1346个字……到了赞赏,或者按照道德要求办事反而受到了批评,这不仅会削弱道德要求的说服力,而且会阻碍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转化。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也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的道德认识对发生了的行为进行好坏善恶的判断。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它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

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一般都比较低。开始的时候,他们常常是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而且多注意行为结果的好坏,到了中、高年级以后,才能逐步地依据成年人的经验和个人的体验渐渐转向于行为动机和行为外部原因的分析。

少年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年龄方面,也表现在同年龄的学生身上。例如,有一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评价一个同学在课堂上画小人画的不守纪律的行为时,全体学生一致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当分析为什么不对时,一些儿童认为这种行为只影响个人学习,与别人无关;另一些儿童认为这种行为和集体有关,因为这种行为会分散周围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讲课;只有少数儿童认识到这种行为关系到集体荣誉,关系到不能很好地完成祖国人民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影响到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少年儿童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常常根据某个人行为表现中的某一点事实,就对这个人的道德品质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结论。

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经常做道德评价的示范。利用教材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及时进行正确的评论。通过对学生作文、墙报稿件,班会讨论和优秀生的评选等活动,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道德标准的评讲,使学生们的道德评价能力,渐渐由外部到内部,由别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到深地逐步发展提高。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