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必读别让职场称谓害了你
新人必读别让职场称谓害了你,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碰壁,职场的生活从不轻松,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是职场的必修课,在职场上不能骄傲自满,新人必读别让职场称谓害了你,你学会了吗?
新人必读别让职场称谓害了你1因“姓名”生称谓 “老母”到“老妈”
讲述人:还算帅的兵哥哥
单位里有一老帅哥,姓母亲的“母”,开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母”,虽说有点搞笑,但母帅哥人很随和,也默认大伙这么称呼自己。
前段时间,单位里来了一个刘姓美女研究生,性格很开朗,见到同事都爱亲切地、麻酥酥地称别人的雅号,而且还挺创新。如见到姓丁的,就叫“小钉子”,遇到姓范的就叫“范跑跑”,碰到姓毛的就称“毛毛虫”。前几天,刘美女到母帅哥的办公室请教工作,一进门就听见她嗲嗲地喊了一声“老妈”,办公室的同事都不约而同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刘美女,刘美女笑嘻嘻地飘到母帅哥的身边,眨着大眼睛说道:“别人都叫您‘老母’,我觉得太俗气,不如叫您‘老妈’来得亲切!”
韩妮娜到“喊你那”
讲述人:舞文弄影
我们单位同事经常会给其他同事起外号,这样既感到有亲切感,而且还挺有趣的。例如,有个同事姓夏,同事们就给他起个外号“虾子”,在食堂吃饭时看到有虾子这道菜,就故意大声说:“今天吃虾子喽!”
前不久,有位同事在看冬奥会电视转播时,发现本部门同事韩小姐与中国参加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的运动员李妮娜长的很像,于是就别出心裁地给韩小姐起了一个外号:“韩妮娜”。随后, ……此处隐藏1449个字……不知道谁开的头,不再有人叫我“小朱”了,改称“朱老师”了。
再后来,有一天,新入职不过两年的苗苗谈起她的爸爸,突然讲了这么一句话,说:“我爸的年龄其实和朱老师差不多,我可以喊朱老师叫‘来叔’了。”我一听,马上就觉得眼前的这位小同事和我已然是两代人了。真是时光如梭,不知不觉就老了。
新人必读别让职场称谓害了你2第一:根据公司的企业文化称呼
初入职场时,首先关注所在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些公司有自己独特的称谓。比如很多传媒公司,都喜欢以职位相称:XX主编,XX编导;医院学校都喜欢称XX老师等等。
第二:根据职位等级称呼
根据职场等级称呼永远不会犯错。比你的职位高很多级的人,一般称XX领导,既体现了自己的尊重也,也恰到好处地解决称呼问题;比你职位高1~2级,但是年龄上大几岁的一般称呼为XX姐,XX哥;平级且彼此之间年龄相差不大的人,直接互称名字就行,简单直接。
第三:根据年龄大小称呼
虽然说根据年龄大小称呼,但是还是要考虑对同事对称呼的敏感性,很多比你大几岁,但是本人并不喜欢称其XX姐和XX哥。这就需要平时多注意平时别人怎么称呼,该尊重的时候就该表示尊重,别想着领导比你大,你就直接叫XX哥和XX姐。
职场上工作不像平时生活中那么随便,在彼此还不熟悉的情况下,称呼不应过于亲密。过于亲密的称呼不仅会让别人认为自己轻浮不稳重,留下坏印象,严重者直接影响职业生涯。在职场生活中,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代表着个人的素养和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同事之间彼此的交流是否顺畅。所以职场中的称呼不容忽视,同样需要大家的用心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