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时间:2023-03-01 14:10:12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如今求职市场上的学生军团规模之庞大是空前的,大批企业裁员减薪,缩减了新员工招聘,出现就业难的现状。探究就业难的根源,一起看看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1

一、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金融危机惹的祸

近八个月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外贸型企业裁员,但主要裁减的是生产一线工人,这部分人占了裁员的绝大比例。试想一下,假设没有这场危机,假设这些大企业扩张生产,扩张一线工人的招聘,这些大学生又有多少会选择这个职业,到生产一线去工作呢。相反地,金融危机的发生,直接冲击了那些技校毕业生,他们才是危机背景下求职市场中的困难户。

而且,并不是危机背景下所有企业都在减产,像皇明、格兰仕等逆势扩张的企业不在少数,还有不少内地企业他们根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大学生,可以抱怨找工作难,但不要将方向对准金融危机,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不大

在职业市场中,对求职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不是专业是否对口,而是专业之外的其他东西,这也是比专业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心态,比如感性与理性,比如敏感程度,比如适应能力等等,这些素质也是在大学这几年中积累起来的。说到这,你还抱怨你的专业没有吸引力吗?

由于工作关系,近些年接触到很多大学生,谈其就业难的问题,不少都说到专业。“我这个专业不好找 ……此处隐藏692个字……p>

此外,在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制度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差异之大有目共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坦承:“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

“就业难”如何破解?

压力,前所未有,政策密度和力度,同样前所未有。

为了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增长,从2008年11月开始,政府打出“组合拳”,积极化解不利因素。

针对农民工就业,政府提出,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等。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明确指出,到城乡基层就业是大方向,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是主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登台亮相,提出从2009年至2010年,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为了鼓励企业少裁员不裁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通过采取缓缴社会保险费等五大举措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

在这些政策措施中,既有老政策的力度加大,又有新政策的出台。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措施,必将对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在近日结束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传出好消息:今年1月份城镇就业人数略有回升,扭转了去年11月份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

《大学生就业难之寻根溯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