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

时间:2023-03-11 01:22:29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职场上难免会有困难,无论是刚进入职场的人还是已经在职场上比较长时间的人,都在所难免,那么大家都知道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吗?不知道的话一起来看看吧。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1

在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中,明茨伯格是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经理角色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它是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分析为中心来考察经理的职务和工作的。明茨伯格认为,对于管理者而言,从经理的角色出发,才能够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经理的具体实践中去。

经理角色学派的代表作,就是明茨伯格的《经理工作的性质》(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管理者真正做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对这些古老的问题早就有着许多现成的答案,但明茨伯格并不轻易相信这些现成答案,而是深入研究现实。还是博士生的时候,明茨伯格就带着秒表去记录五位管理者真正在做什么,而不是听他们说自己做了什么,或者是由学者去想象他们在做什么。他花了一周时间,对五位CEO的活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这五个人分别来自大型咨询公司、教学医院、学校、高科技公司和日用消费品制造商。明茨伯格发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很少花时间做长远的考虑,他们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事务和人物牵引,而无暇顾及长远的目标或计划。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们用于考虑一个问题的平均时间仅仅九分钟。管理者若想固定做一件事,那这样的努力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会不断被其他人打断,总会需要他去处理 ……此处隐藏1515个字……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接受明茨伯格的理论,是不是其他的管理学理论就该弃若敝屣呢?恐怕不然。许多MBA 学员,被这种理论之间的“打架”弄得头疼,现实中的经理,也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学术研究中十分常见。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说穷尽了 “真理”,科学只能在不断“证伪”中前进。正如伯恩斯所言:“人们的管理知识,开始于他认识到没有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明茨伯格的价值是独到的,这种独到,表现为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针砭。学习管理学理论,不仅仅是掌握相关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掌握相关理论反映出来的思想和精神。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对他的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虽然说的是画画,但同学术研究的道理是相通的。把这话套用在明茨伯格身上,可以说:“领会明茨伯格者生,照搬明茨伯格者死。”如果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明茨伯格的理论,按照他的说法把众多的管理大师都“放倒”,那恰恰是对明茨伯格的亵渎。

明茨伯格对此前以及当时各种管理学理论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这些理论认真梳理和思考的基础上的。正如当年鲁迅向青年们发出了“不读中国书”的劝诫那样,那是他读遍中国书后才能发出的感悟和悲愤。如果我们真的按鲁迅说的那样不读中国书,只能造成自己的无知。

有一个笑话可以说明这种状况,一个著名外科医生,手术很漂亮,尤其伤口缝合是一手绝活。有人赞扬他,他说:“这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同缝麻袋片差不多。”而有个对医生不服气的屠夫也说:“伤口缝合有什么了不起的,同缝麻袋片差不多。”同样的用语,前一种说法叫谦卑,后一种说法叫狂妄。明茨伯格敢于向管理学的众多前辈叫板,立足于他深厚的功底和扎实的实证研究。而没有这种功底的人跟着这种腔调唱和,只会荒腔走板。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