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

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

时间:2023-04-02 03:28:41
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

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

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在职场上有很多关于劳动的争议,比如大学生的实习问题,年休假的问题,加班工资的问题,工伤问题,签劳动合同的问题。下面来看看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吧。

  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

01、我单位新招了一批在校大学生实习,他们与我单位是不是一定是劳务关系。

答:不一定,司法实践中主要看:

A、 对完成学校的社会实习安排或自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不认定劳动关系。

B、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的,不视为就业,不认定劳动关系。

C、未取得毕业证取得结业证的认定劳动关系。

D、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且用人单位知晓该大学生即将毕业的情况,大学生以毕业后即将就业为目的,向用人单位提供持续不间断的劳动,用人单位亦对该大学生实施劳动管理并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可以认定构成劳动关系。(简述: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名为实习,实为劳动关系)

02、单位给我缴纳保险的按最低基数远低于我的工资标准。我受到工伤后,拿到的补偿也少了。能找单位补差吗?

答:可以,根据工伤保险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降低部分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第二个问题不属于劳动争议,一般不予受理,但是如果谈判的价钱低于法定标准2/3或70%的可视为显失公平,可以反悔。

03、我是一名退休人员工作时间受伤,是工伤吗?

答:要具体区分是否是农户和是否本单位退休一 ……此处隐藏1770个字……>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都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作出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没有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4、法院审判程序。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将对方当事人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程序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

认识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的时效

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是劳动者很关心的问题,从中断时起,劳动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中常见的疑难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