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怎么做?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是什么?通过阅读本文章,可以为您解答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为人师表,不仅要做到自身的学术技能要求,还要对学生加以了解,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1一、热爱幼儿,循循善诱
1、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位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
3、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孩子而作出相应的努力。
4、不论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要对班内孩子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
5、要善于激发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6、要对学困幼儿、特殊幼儿采取针对性教育,使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二、尊重家长,互相配合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调动家长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上的积极性。
2、对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互敬互重。
3、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的感情,不训斥家长。
4、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教育孩子。
5、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长索要财物,以教谋私。
三、严谨治学,勇于探索
1、刻苦钻研业务,努力精通专业。
2、认真施教,掌握教育规律。
3、严谨求实,以知求善,掌握精深广博知识。 ……此处隐藏1240个字……中对学生伤害最大最普遍的是语言伤害。须知学生幼小的心灵是既敏感,又脆弱的,经不起教师们“无情的讽刺、挖苦”。有一位六岁的小朋友,刚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学前教育没有跟上,学习比其他小朋友慢一些,差一些,语文教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是全班最傻的孩子。”这个孩子回到家就给他父母说:“不想学语文了。”还有的初中教师在全班宣布:“……是差生,谁也不要和他说话。”这些教师思想品行也许不差,也许非常敬业,但他的职业道德确实不合格。
4、帮助学生
教师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帮助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有多少教师能给学生以切实而有效的帮助。什么是帮助?帮助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是对学生心理上遇到的困惑给予疏导,是对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刻给予指点。我们的教师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笔者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目标教学研究中,曾推广班教导会制度,即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班干部组成班教导委员会,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会诊,以对某些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帮助方案。今天看来,这种做法仍然是必要的。
5、不做“负道德榜样”
教师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一方面不能有违犯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不能有不良嗜好。有一位教师,曾经非常爱抽烟,浑身的烟味遭到学生的反对。语文课代表联系全班同学和教师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一、禁止抽烟;二、在办公室发现了烟和打火机,学生有权没收;三、教师要是抽了烟,不能进教室;四、如果让同学逮着抽烟,就要到校园里捡十个烟头;五、“君子协定”生效的第一个月,教师每节课课间十分钟要到教室接受检查。为了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这位教师在学生的监督下,慢慢戒掉了烟。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值得倡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