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什么是最低工资吗
你知道什么是最低工资吗,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来看看什么是最低工资吧。
你知道什么是最低工资吗一、什么是最低工资呢?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法定工作时间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时间。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那么,如果休假、探亲假等没有在工作岗位,也算是正常劳动吗?答案是算的。劳动者依法律、法规的规定休假、探亲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等,应视同提供了正常劳动。
二、什么是正常劳动?
就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简单的说就是劳动者只要提供了8小时/天的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就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此处隐藏628个字……,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到手的工资总额达到或超过最低工资标准就一定合法吗?答案是:未必。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上述各项后,工资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才算合法。
《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按地区确定的,全国没有统一标准。根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部于1993年和1994年先后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和《劳动部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提出了具体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实行统一管理。
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最低工资制度实行统一管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一般包括奖金和一些补助。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或至少一年调整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