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面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设计
大学生面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设计,在职场中要保持尊重的态度,求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貌,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是职场的必修课,大学生面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设计,职场上的那些事。
大学生面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设计1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在该校发表了题为《大学毕业择业过程中的自我形象设计》的演讲,笔者有幸聆听,现把它整理出来,也许会对面临择业的大学生有所帮助。金教授认为,自我形象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试前的准备,二是面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面试前至少要做三方面的准备 第一要收集准确的信息应着重于以下3个方面。
一是单位的需求,即这个单位最需要什么样的人。
二是招聘岗位对求职者的基本要求。有一年,一位教授推荐一名毕业生到某个部委去做部长秘书,部里的考官问他:你有什么特长?他就说了很多特长:写过话剧、拍过电视剧、喜欢跳舞,是校舞蹈队的成员、英语又特别好,还是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事后,考官对这位教授说,这名学生我们不能要!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本事太大了,做部长秘书,就是要谨小慎微、上传下达、一丝不苟,而他完全是个搞艺术的人!他想象力太丰富,部长说一句话,他可以引出八句,那怎么行!于是,这位教授又推荐了另一名同学,考官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回答说:没有什么特长,"那你周末干什么?""练气功!""你再好好想想到底有什么特长?""我字写的还行!"考官说,那就是他了!世间的岗位有千万种,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自然也多种多样、各有侧重。这个道理不服不行 ……此处隐藏2674个字……冲的就是业绩型职业人,如果自己的职业形象不能体现专业度,不能给客户带来信赖感,所有的技巧都是徒劳,特别是对一些进行非物质性销售工作的职业人,客户认可更多的是人本身,因为产品对他们来说是虚的。即使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如果在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合作伙伴打交道过程中,职业形象欠佳,极有可能把良好的合作破坏。
再次,职业形象会影响个人晋升几率。获得上司的认可是晋升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因为在上司面前职业形象问题导致误会、尴尬甚至引发上司厌恶,业绩再好也难有出头之日。如果在同事同级层面上因为职业形象问题导致离群、被孤立被排斥,那么你就断了晋升的念头吧。
未来的十年,职场将成为Y3代的天下。这些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的新生代职业人,开始纷纷涌进职场,势头锐不可当。
职业形象多元化,细节必不可少
那些已经或者即将在中国职场唱主角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职业人,开始理解并积极融入白领阶层的文化意识圈,对中产阶层的观念开始产生。他们对自己职业形象细节的专注,对自己职业形象价值的认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职业形象需要严格恪守一些原则性尺度。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职业形象要尊重区域文化的要求,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肯定对个人的职业形象有不同的要求,绝对不能我行我素破坏文化的制约,否则受损的永远是职业人自己。其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因为集体倾向性的存在,只有在你的职业形象符合主流趋势时,才能促进自己职业的升值。
从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职业人应该为自己希望从事的工作选择着装,而不仅仅是为已有的工作着装。一般来说,你在上班时应该配一套较为正式的服装,“花头”不宜多,特别是女性职业人更要避免过多的花饰。



